人民日报 | 把“祖安”这种文化垃圾彻底清理干净

本文转载自 人民日报

有报道称,近年来,一种人称“祖安文化”的亚文化在许多游戏社区、社交媒体、视频剪辑网站走红。在互联网空间,“祖安”已成为对喷、骂人、说脏话成风的代名词,“祖安文化”在侵蚀部分校园,影响到了一些青少年。

所谓“祖安文化”,多是出口成脏,互飙垃圾话,既没有美感,也没有营养,与“文化”八竿子也挨不上。一些“祖安文化”的低龄簇拥者,认为骂人不带脏字有水平,甚至竞相追捧。这样的审丑取向,不仅仅是语言习惯,更会深入影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,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警惕。

“祖安文化”的走红,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现象。作为互联网原住民,这一代青少年对网络表达往往无师自通,从刚刚接触到追风玩梗,是个很迅速的过程。尤其是,在缺乏足够判断力的一些青少年看来,“祖安文化”尽管出口成脏,却有冲决现有道德规范的特殊“气质”,这种“魔力”诱使他们沾染其中,甚至衍生出“归属感”,乐此不疲。

未成年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世界,要求他们远离网络空间并不现实。故此,遏制“祖安文化”对青少年的毒害,应疏堵结合。一方面要涤荡互联网空间的“祖安文化”乱象,减少青少年沾染“祖安文化”的源头与路径;一方面则要帮助青少年学会为人处世尤其是好好说话的方式,跳出所谓的“祖安圈子”,自觉抵制网络污秽语言倒灌现实生活。

向“祖安文化”说不,需要全社会的努力,尤其是有关网络平台必须尽到守土之责。这些年,一些网络自媒体、网络平台为了追逐流量,有的主动创作以“祖安文化”为主题的文字、视频,有的放松监管甚至暗地包装、推广,丧失了最起码的社会责任。孩子们在小小年纪就污言秽语,让人痛心,推波助澜、从中渔利者难辞其咎。要治理这些隐患,必须用严格的执法压实网络平台的监管责任。

让青少年远离语言暴力,好好说话、健康成长,这不仅是家长、老师们的期待,也是一项社会责任。粗鄙暴戾的“祖安文化”,该好好管管了。

在舆论场上发声

欢迎留下你的思考